交通枢纽标识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机动车交通语言设计和乘客交通语言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交通标志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会根据不同的功能和服务对象而有所变化。
一,机动车的交通语言
1.枢纽外的机动车交通语言
首先,枢纽周围的道路网络需要为司机提供到枢纽的方向。在进入枢纽周边路网区域前1公里左右,连续设置包含距离等数字信息的指示标志,提醒驾驶员即将进入枢纽。
1)公共交通语言设计
枢纽内有带经停站的公交线路,也有带起止点的公交线路,所以在周边路网上要明确公交入口和公交专用道的设置。
2)出租车交通语言设计
一般在枢纽附近都有一定的出租车停靠点。周边地区应当使用交通标志引导出租车,及时告知列车到站信息和枢纽出租车运行情况,引导和控制空车。
3)社会车辆的交通语言设计
因为社会车辆需要进入枢纽停车场,而停车场数量有限,所以社会车辆要根据当前枢纽的停车场数量,选择在站内停车或者在枢纽外停车。因此,周边路网应在沿途设置动态信息板,及时准确地显示当前停车位,方便驾驶员根据当前停车情况选择枢纽内或枢纽外的停车场。此外,还应设置标志,标明停车楼各区域的入口方向。
2.枢纽内的机动车交通语言
枢纽内多种交通方式并存,枢纽整体布局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标志系统设计的成败。包括公共交通标志设计、出租车交通标志设计、社会车辆停车场交通标志设计。
1)公共交通语言设计
通过在路面指定停车位规范公交车辆,为乘客换乘提供便利。
2)出租车交通语言设计
在出租车落客处,可以通过增设标志提醒司机临时停车的时间,并辅以必要的管理手段。
乘客下车后,出租车可直接驶出枢纽或进入枢纽按流线方向继续载客。因此,在站前广场增设出租车排队系统指示标志,引导下车后想载客的出租车在排队系统排队。
3)社会车辆停车场交通语言设计。
社会车辆需进入停车场停车,用指示牌提醒所有社会车辆进入停车场下车载客。进出停车场时,每个出入口的标志须清晰。停车场停车收费的标准可以用交通语言来解释。
根据停车位的使用情况,停车场内会将车辆停放在不同的区域,所以要通过添加动态和静态标志来说明当前每个区域的停车位数量以及停车场内每个区域的位置分布。
二,以乘客为导向的交通语言
1.枢纽对外交通方式信息
1)出行前提供客运交通信息。
借助网络、通讯等先进的科技手段,提供公交换乘站位置、接驳线路等有效信息,让乘客尽早做出出行决策,并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出行时间和路线。
2)利用电子站牌满足各类乘客的信息需求。
将信息分类,通过电子站牌发布,为不同需求的乘客提供出行前交通信息。
3)提供车内公共交通的乘客换乘信息。
公共交通可以考虑通过视觉和听觉媒介提供各种信息,如通过车内电子显示设备向乘客提供公交车辆位置、到站所需时间、沿途停靠站点换乘信息等动态信息,方便乘客在车站换乘。
2.集线器内部分发指南信息
1)轮毂的布局
提供枢纽内公交车站等各种枢纽组成部分的位置和名称,以及周边主要建筑或景点的位置,并提供主要的人行通道。
2)枢纽内的导向标志
对于到达的乘客,需要提供各种交通方式下从乘客点到候车室的引导信息标志,以确保指示正确。
对于出站的乘客,需要通过路线引导为其提供准确的行走引导信息。在主要出口处,应增加分布式引导信息和交通方式上车位置信息,方便乘客根据自身需求在大厅内选择合理的路线和出口。出站口不仅要提供信息,还要增设动态信息牌,提供公交线路、长途客运班车线路、停靠站台、主要换乘点等信息。离开候车室后,要有路线指示牌、时刻表等信息,清楚标明去各个候车点的路。
路线指引信息识别图:通过箭头和简单的文字,指明去一个地方的大致方向。